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近期,保利中輕官微策劃推出《向“新”前行 以“質”致遠》專欄,介紹各子公司在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傳統產業升級、積極布局戰新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成果成效。
今日推送專欄第二篇《中國食品院:厚植合成生物學沃土 打造新質生產力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近年來,保利中輕所屬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簡稱“中國食品院”)聚焦主責主業,以國資委“9+6”專項任務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抓大勢、搶先機,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合成生物學產業圖譜,持續推進固鏈補鏈強鏈塑鏈,打造新質生產力新高地。
識勢而謀
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產業
當前,新一輪生物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歷史性機遇,生物制造被視為有潛力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力量。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食品科研機構,中國食品院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作為核心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落實國資委“9+6”專項任務,積極布局食品合成生物制造產業,助力保利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食品院產業布局速度持續加快。8月28日,與合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加入生物制造產業方陣;9月30日,由保利中輕和北京市平谷區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農業食品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推動形成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10月29日,中國食品院全資子公司——中國傳統食品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國食合創合成生物育新基地”成功入選北京市未來產業育新基地首批創建名單。這些成果標志著保利在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北京農業食品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順勢而為
全力打造食品合成生物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
近年來,我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雖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但是與歐美國家仍存在差距,合成生物的核心載體和關鍵技術面臨“卡脖子”風險。而中國食品院在相關領域擁有的長期技術研發、積累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基礎,為突破難題、把握創新主動權提供了助力。
依托在戰略布局及技術能力、產業鏈影響、創新資源集聚、標準法規及安全評價、客戶基礎等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國食品院積極開展應用型底層技術創新,努力實現功能基因元件庫等合成生物學關鍵應用型底層技術突破,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建立了基于合成生物學的新食品資源精準挖掘與高值化應用技術平臺,構建起從實驗室到工廠的全流程服務,不僅推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與核心裝備攻關,還加速了合成生物技術在食品和制藥領域的應用。
作為生物技術國際標準委員會、生物分析方法國際標準分委會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中國食品院組織完成了6項合成生物學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牽頭完成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傳統發酵菌種的研究”項目被鑒定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助于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影響力。
△5月20日,中國食品院牽頭完成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傳統發酵菌種的研究”項目,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鑒定委員會鑒定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乘勢而上
建設一流的食品合成生物技術協同創新平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中國食品院圍繞合成生物學方向,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相結合,積極運用八維精益新理念,打造高質量的產學研用一體化運營模式。
堅持管理為先,引進項目成熟度管理,構建運營管理新模式,大力提高研發資源有效利用率,建立起科研和資本端的國際合作網絡、資源共享機制和良好的團隊管理體系。堅持人才為要,優化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各個環節,引進掌握前沿技術的國內外專家,構建以領軍人才為核心、青年專業人才為骨干、工程碩博士為儲備的人才梯隊。堅持聯合共建,與眾多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共享實驗室資源、互相交流經驗、共同申報項目,開展聯合科研攻關,進一步加強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研發力、合作力、創新力。
△3月27日,中國食品院舉行2024屆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全過程的“最后一公里”。中國食品院堅持市場轉化導向,聚焦合成生物學重點項目和關鍵要素,強化孵化平臺能力建設,健全產學研成果對接和產業化機制,以創新孵化器為載體,推動食品合成生物研究成果轉化,努力打造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孵育壯大食品合成生物未來產業。
△6月22日,保利中輕與北京平谷區政府合作的“北京農業食品合成生物創新孵化器”正式揭牌。
未來,中國食品院將繼續牢牢把握國資央企新使命新定位,以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加快食品合成生物學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布局,因企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貢獻。